康增润
一般认为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是说练拳的步骤,其实它是一个功夫层次的区别。练太极拳之始是肢体的运动,是以外带内的练习,当具备一定功夫之后则为意气的运动,是以内带外的练习,这是一般的常识。以外带内阶段,习者尚不知何为意气,或者说由于练拳时间较短,功夫不上身,意气还没有达到能支配身体的程度。至于如何做到以外带内,各有师承,自不必说。这一阶段是属于“先要心知,后要身知”的阶段。到了自己的肢体能够听意念支配的时候,练拳就成为了意气的运动,其运动水平高低优劣,取决于自身意气功能的质量和大小。这是属于“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阶段。前一阶段称为学太极拳阶段,后一个阶段可称为练太极拳阶段,在学架子阶段无所谓开展和紧凑,只有到了练架子阶段,才能谈得上开展和紧凑的问题。
开展与紧凑不同于太极拳中的开合,开合式太极阴阳在太极拳中的具体运用。开为阳,合为阴,要求做到开中寓合,合中寓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说开合与开展与紧凑相同,那么就等于说:先求开,后求合,这就与拳理不符了。开展与紧凑讲的是拳势的大小。先求开展是说在练习拳架的过程中,把架势拉的大些,放得开一些,为了更好地抻筋拔骨,畅通其气。收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的效果,从而增加运动量,增强拳架的气势,打好功夫基础。后求紧凑是说具备了一定功夫基础后拳架要逐步收得小一些,外形虽然小了,但更加注重了内气的调动和运用,逐步练至看似无形,实则有形,看似有形,实则无形的地步,能够收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的效果。
“求”就是要研究如何去做。在学架子阶段,自己的胳膊腿都不听使唤,意气支配不了形体,如何能去求开展和紧凑呢?不行的,这个时期意气不能起支配作用,行体运身靠的是肢体自身的拙力和滞劲,还没有能力去研究开展与紧凑的问题,所以这一阶段无论架势上大一些或小一些都不是真正的开展与紧凑。“求”从实质上讲,不是主观意识的追求,也不是动作要令上的要求,而是通过不断练习,不断进步的过程,是功夫不断增长的体现。它与做学问中的由博返约,由约致专,由专到精,有相同之处。在开展阶段,动作幅度大但不柔和,感觉有力量但不园转,感觉气势宏大但不团聚,是不能致用的。随着练功不断深入,意气不断增强,气势逐渐能够收敛团聚,拳架也随之由大变小,由外动变内动,由有形渐至无形,这就完成了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的过程。许多功夫高深的拳家打人不露形,别人打来往往不见其动作,对方已仆。
由此可见,开展与紧凑不是练功的方法和步骤,而是功夫层次不断上升的一种表现。“求”不是在心中求,在主观意识上求,而是在练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