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线教学 > 太极技法 >> 浏览文章
杨式太极拳推手简述
添加日期:2021-02-22     【字体:  

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指出:“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履,散手”。这就是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的学习程序。

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的学习程序是:先学拳架,即太极拳,太极长拳,推手,再学散手。其中太极拳包括三个拳架,85势太极拳虚腿拳架、85势太极拳实腿拳架、37势太极拳,待这三个拳架对《十三势行功法》中各自所对应的《行功法》练得精准而纯熟后,再学太极长拳;将太极长拳对《十三势行功法》中所对应的《行功法》练得精准而纯熟后,再通过对杨式太极拳推手系统地学习,将各推手法逐一对《十三势行功法》中所对应的《行功法》练得精准而纯熟后,最后学习太极散手。

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在学习时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每个套路各自都有在《十三势行功法》中所对应的《行功法》。推手同样也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学习程序,每种推手法不但各自有在《十三势行功法》中所对应的《行功法》,而且还与杨式太极拳的套路相对应。

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推手中有:“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履”。另外还有“打手”,有这样描述的,“‘推手’也称‘打手’”,这样描述是不太准确的,“打手”与“大履”相同,它既不属于“四正”,也不属于“四隅”,它是一种特殊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特定的训练形式。

“单手推挽”分“定步单手推挽”和“活不单手推挽”。手法是“四正”,即“、履、挤、按”,步法为“合步”。

“原地推手”也称“定步推手”。手法是“四正”,即“、履、挤、按”,步法为“顺步”和“合步”两种步法。

“活步推手”的手法分为“四正”和“四隅”,步法分为“顺步”、“合步”、“缠步”、“颠步”。

“活步四正推手”,手法为“、履、挤、按”,步法为“合步”、“顺步”、“颠步”。

“活步四隅推手”, 手法为“采、、肘、靠”,步法为“缠步”。

“大履”分为“虚步大履”和“实步大履”。手法有二,一是“履”,二是“靠”,步法为“米字步”。

其实,在练杨式太极拳老架,也就是当前人们所说的“杨班侯式太极拳系列拳架”中,除“大履”以“履”“靠”结合的一种练习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打手”练习方式,“打手”也称“打胳膊肚”,或称“打胳膊肚,里胳膊根”。

 “打手”出自于杨式太极拳老拳架系列中“一时短打”里的“打胳膊肚”、“里胳膊根”两势对练。

在学习杨式85势太极拳架后,就可以学习太极推手了。一般学习太极推手大都从“定步单手推挽”、“定步推手”和“活步推手”学起。“活步推手”分“合步推手”和“顺步推手”。最后根据所学杨式85势太极拳虚腿拳架、或实腿拳架,再学习相对应的“大履”。

“单手推挽”、“定步推手”为“四正推手”,和“活步推手”的“四正推手”,这几种推手在门内和朋友之间均可搭手试试手,摸摸劲,即显得亲密、文明、高雅,又可以做到彬彬有礼,不伤感情。这几种推手既有娱乐性,又有较强的竞技性,按照传统推手规则,可控性强,风险小,可以作为一个健身运动项目普及推广。

 “大履”,亦称“大履大靠”。 “大履”也有人称其为“四隅推手”,这种称谓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履”为“四正”,“靠”为“四隅”,所以它既不属于“四正推手”,也不属于“四隅推手”,是“履”和“靠”的两种手法,“进”和“退”的两种步法的一种结合练习形式,所以它的全称就叫“大履大靠”,简称“大履”,不易将其称为“四隅推手”。

 “大履”在手法上是练“递手”与“接手”,在步法上是练“进步”与“退步”的一种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有一定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同时也存在这一定的风险性。一般在师徒之间、师兄弟之间和朋友之间交流。否则,很容易出现不愉快现象,所以,“大履”在社会上普及率不如“四正推手”那样广泛。

“四隅推手”,手法为“采、、肘、靠”四法,步法为“缠步”。这种推手是组合型手法,如:“采”与“拿”为一个组合;“”与“肘”为一个组合;“靠”与“劈”为一个组合。

“四隅推手”,尽管不准搂抱,不准抓其对方身体,但“采”、“”可用抓、拿对方的手、腕、臂部;“肘”可用肘撞击对方肋、胸、面部;“靠”可用肩部靠击对方胸、肋、肩、面部。这种推手对提高攻防意识和竞技性比较强,训练时风险性较高,一般在师徒之间练习较多,就师兄弟间练习,也要控制在平时两人关系较好,性情平和,相互了解,相互谦让,与人为善者才能搭对把。对性格刚烈,脾气暴躁,胸怀狭隘,好争强好胜者,易惹是生非者,都会避免与其搭对把。因为“四隅推手”很容易出现不愉快,所以,“四隅推手”不但在社会上普及率不高,就在杨式太极拳传人内也不怎么提倡练习。

logo地址:/image/logo.gif
本站logo
版权所有:邯郸太极网     技术支持:博云网络
太极拳学会电话:15530082959
太极拳学会邮箱:hdtjw2017@163.com
冀ICP备2021020991号-1 

太极QQ群:95657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