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线教学 > 太极研究 >> 浏览文章
“太极操”原本就是杨式太极拳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
添加日期:2020-05-22     【字体:  

/庞大明

五、太极文武论

《拳谱》中讲的很清楚: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于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身也,为之武事

杨式太极拳是一门文武双修的拳种,文为体,武为用。修炼文功,体现在精、气、神方面,用于养生健身,为之体操,为之体育。修炼武功,首先得益于文功修炼出的精、气、神,有一个健壮体魄做基础,加之武事学习、训练,才能用于武事。

我们每天只练几遍套路,根本没有“拆架子”练,更不知道杨式太极拳“太极十三势行工法”的具体内容,那只能是练的“文太极”,即“柔软体操也”,练的是精、气、神,适用于健身养生,武事之基础。

练武,得有一个强壮的身体做基础,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去练武也是不现实的。练武,首先得在“文太极”练出精、气、神的基础上,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再练武功。

《拳谱》中讲:文为柔软体操也,精神之筋劲;武事武用,刚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侣伴,为之有用无体

杨式太极拳只练拳架为“文太极”,“文太极”在杨式太极拳中是柔软的体操,是练,抻的运劲;“武太极”是刚硬的,迅猛的功夫,是强身壮骨的,增强力气的,是用于武事的。只练“文太极而不练“武太极”,那只是有体无用;相同,只练“武太极”而不练有“文太极”,那也只是有用无体。

杨式太极拳之文武是相辅相成的,不可顾此失彼。只练拳架就是“文太极”,就是“柔软的体操”,就是练精、气、神的,就是强健身体的,是练“武太极”之基础。所以,“太极操”原本就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杨式太极拳老《拳谱》象《黄帝内经》一样神奇,《黄帝内经》中很少讲什么病怎样治,他讲的是一种理,他能指导你了解中医,告诉你怎样学习中医,指导你怎样运用中医之术。《杨式太极拳老拳谱》也很神奇,整部《拳谱》没有讲怎样打人,读了《杨式太极拳老拳谱》会使你的胸怀博大,气量宽广。理解了《杨式太极拳老拳谱》你就知道杨式太极拳应该怎样练,怎样运用了。

我常给大家讲,你只管练好自己的拳,不要评价别人的拳练的怎么样,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练拳的目的是什么。人家练太极拳的目的就是健身,那他怎么练都可以,只要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就行。你说人家练的不对,人家原来身体不好,就那么练,把身体练好了,你说人家怎么练的不对呢?

文章开始我们就说了,有人喜欢评价别人:“练的不是太极拳,是太极操”。至于一般人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如果这样的话出自于一个所谓杨式太极拳传人的口中,我们不能用武德去评价他什么,最起码说他根本就懂杨式太极拳的太极文武解,甚至连他的老师也不懂,因为这是武德方面最基本的常识,也是杨式太极拳最基础的知识。

《杨式太极拳谱》是指导杨式太极拳练习的一个总纲,怎样练杨式太极拳《拳谱》中都讲的很清楚,练杨式太极拳,首先是否符合《拳谱》中的八门五步、四正四隅、四星八线、四平两准(立如平准)等法则,这些法则不管是“文太极”,还是“武太极”都必须准守。作为杨式太极拳传人,还必须清楚地了解杨式太极拳有文武之分,即《太极文武解》。

《拳谱》中讲:文为柔软体操也,精神之筋劲;武事武用,刚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学习杨式太极拳,首先练套路,练套路为“文”,为“体”,为“柔软”,为“体操”,为“抻筋”,为练“精、气、神”,为“强身健体”;在练“文”的基础上,把《太极十三势行工法》逐一加到套路上,练到身上,为“武”,为“用”,为“刚猛”,为“硬功”,为“壮骨”,为“长力”,为“武事”。

综上所述,杨式太极拳是文武兼修的一种武术,“文”为“柔软”的“体操”,“武”为“刚猛”的“武事”;正因为如此,杨式太极拳适合于各种层次群体的需求,这也正是杨式太极拳能够发扬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太极操”原本就是杨式太极拳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式太极拳爱好者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以免在学习杨式太极拳过程中走弯路,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logo地址:/image/logo.gif
本站logo
版权所有:邯郸太极网     技术支持:博云网络
太极拳学会电话:15530082959
太极拳学会邮箱:hdtjw2017@163.com
冀ICP备2021020991号-1 冀公网安备13080202000725号

太极QQ群:95657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