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庞大明
傅钟文、始名宗文、字小诗(1908――1994),河北省永年县人,自幼在家跟杨班侯之子杨兆鹏学习太极拳。于1922年经舅父介绍到上海“盛和花行”(即棉花公司)当学徒,在此期间仍坚持练习太极拳。1925年加入上海精武体育会开始授拳。自1926年与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兆元(即杨澄甫先生二哥)外孙结婚后,就以亲戚关系开始受教于杨澄甫先生,1929年杨澄甫先生受聘为浙江省国术馆教务长,傅钟文从此就一直追随杨澄甫先生学拳、授拳。成为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久负盛名的代表人物。
傅钟文先生对杨澄甫太极拳定型拳架的推广、普及贡献很大,于1944年在上海创办《永年太极拳社》,并亲任社长直至谢世,他除在全国各地授拳外,还应到美国、新加坡、日本、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士等国传授太极拳,为太极拳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上海武术队成立,他荣膺首批教练,成为专业体育工作者,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比赛中夺魁的顶尖级人才。他还受聘为华东华工学院、同济大学等单位的太极拳教授或教练,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傅钟文先生在教拳之余还勤于笔耕,于1959年出版《太极刀》一书,书中详细讲解了杨式太极十三刀、太极对刀的练法。又于1963年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书中对杨澄甫先生定型的太极拳实腿拳架的动作、要领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现以被译成英、法、日、德等版本,为太极拳的推广、普及、研究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傅钟文先生自1934年起一直负责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出版印刷事务。印刷铜板一直由他保管。直到1948年杨澄甫长子杨守中先生要在广州再版时,才将铜板寄往广州杨守中处。杨澄甫先生逝世后,钟文先生与其胞弟傅宗元及杨师外甥郭子荣,将恩师杨澄甫的灵柩运往南京,与杨少侯棺木一起运回故里永年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