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太极拳学会会长庞大明
邯郸日报记者 孟令卫 刘楠
![]() | 经人介绍得知,邯郸市太极拳学会会长庞大明是中国武术段位制武术七段;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考评员;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指导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副主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点副主任;担任中国首批国家级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执教工作。 由于对太极拳有较深造诣和对太极拳发展的贡献,经过申报推荐、资格审查、行业评审、综合评审和考察公示等程序的严格选拔,2012年,庞大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邯郸市首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市管专家,享受政府津贴。 10月29日,记者慕名采访了庞大明先生。在采访过程中,他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说:“少写我个人,多写我的老师和太极拳文化”。 说到今后的打算,庞大明对记者说:“弘扬太极,我矢志不渝”。 15岁开始,练拳到懂拳再到悟拳 说起学习太极拳的经历,有点戏剧性。 庞大明是山东省潍坊市人,其父是老八路,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南征北战,解放后服从组织的安排就职于成安县,所以他从小就随父居住在成安县。1971年,庞大明15岁那年,他的体育老师教他练《简化太极拳24式》和《八十八式太极拳》。 一次他外出,在车上与周围的人侃侃而谈,说自己如何会练太极拳,并比划了起来。这次,可真是班门弄斧了,对面坐着的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傅宗元先生。 下车后,傅宗元先生在便道上看他练了几势太极拳后,说如果想学太极拳可去永年城找他。 |
随后,庞大明两次乘长途车到永年都没有找到傅老师。经过打听才知道自己当时去的是现在县政府所在地临 关,而傅老师所在的是永永年城关(现永年广府镇)。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找到了傅老师。
从此,一年四季练功不辍,他跟随傅宗元先生学习了杨澄甫先生定型的85式太极拳系列拳架的5个套路。从练拳到懂拳再到悟拳,努力追求更高更深的境界,从而修炼出豁达大度、淡泊名利、宽善待人的品格。后来庞大明买到一本杨澄甫编著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再版本,发现和傅先生教的85式太极拳有所不同,就带着疑问请教傅宗元先生。傅宗元先生告诉他:“1934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是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健侯先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将杨式太极拳老架108式简化为太极拳传统套路81式,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出版后又将杨健侯的太极拳传统套路81式的5个套路稍加改动定为目前的太极拳定型套路85式的5个套路”。谈到这里,庞大明先生表现出他对傅先生的感激之情。他停了停,又对傅宗元先生做了详细的介绍:“傅宗元(1913―1984),1929年起赴上海一直追随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学拳、教拳。见证了杨澄甫先生参与编著由官方主持编纂的第一本《太极拳讲义》;经历了由杨澄甫口述,董英杰整理的《太极拳使用法》和杨澄甫口述,郑曼青整理的《太极拳体用全书》编著的全过程。1929年的《太极拳讲义》、1931年的《太极拳使用法》、1934年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和1925年杨澄甫传授,陈微明整理的《太极拳术》,这些太极拳书讲的都是杨式太极拳(81式)。傅宗元先生先跟杨澄甫先生学习的是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健侯编订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系列拳架,到1934年《太极拳体用全书》出版后,杨澄甫又将杨式太极拳(81式)修订为杨式太极拳(85式),后被称为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傅宗元先生是第一批随杨澄甫先生由杨式太极拳(81式)改练杨式太极拳(85式)的徒弟之一,更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全面掌握杨式太极拳传统系列拳架和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拳架两套拳架的徒弟之一。
1936年,杨澄甫先生逝世,傅宗元先生和其兄傅钟文与杨澄甫外甥郭清杰共同由上海护送杨澄甫先生灵柩回永年,路过南京连同杨少侯前辈灵柩一道送回永年南关,后安葬于闫门寨祖茔。一切安排妥当后,傅宗元先生重返上海授拳”。
傅宗元先生不但将杨澄甫先生杨式太极拳(85式)定型系列拳架的5个套路传授给了庞大明。同时,又将杨健侯编订的杨式太极拳(81式)传统套路系列拳架的5个套路也传授给了庞大明。傅宗元先生为了使自己的徒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杨式太极拳,又将其推荐给杨班侯隔代弟子林金声(1913―1988)学习杨式太极拳老架(108势)系列拳架的15个套路。使他成为目前杨式太极拳传人中为数不多的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杨式太极拳老架系列、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系列和杨式太极拳定型系列所有拳架的传人。后来,庞大明先生又拜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吴文翰先生为师,学习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拜陈式太极拳第十八代传人陈伯祥先生为师,系统地学习了陈式太极拳小架。
他不止一次感慨地说:“傅宗元先生胸襟博大,高风亮节,以艺育人,以德感人,是我一生学习的楷模”。
在武德方面,庞大明先生收徒要求甚严,要求学生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要与人争长短。
他从不张扬,但他却有着一个“张扬”的心愿,就是要将他所掌握的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
40岁开始,他著书立说,弘扬太极
“理解太极图是练好太极拳的根本,同时还要懂得五行、八卦、河图、洛书。”谈及太极理论,庞大明涛涛不绝,“太极的一着一势,都要围绕太极图来进行,举手投足,每一个动作不是圆形,就是阴阳鱼形。比如出拳,收拳就是阴阳鱼形。太极拳讲究‘进则走圆,往复须有折叠”。
记者是门外汉,庞大明讲的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感到特别高深。
记者了解到,在有了一定的功底后,庞大明更是感到了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便开始博览群书,潜心钻研太极理论,在练拳之余阅读了大量有关太极拳方面的理论书籍,许多武林前辈对拳理、拳论的精华论述及独到见解。这对庞大明启发很大,他从认识太极拳及健身气功,到理解太极拳及健身气功功法,继而感知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执迷太极拳运动。
庞大明先生不但在太极拳套路上下功夫,在理论研究方面也造诣颇深。现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自1998年《杨式太极拳使用法解要》一书问世,后又撰写了《武式太极拳阐秘》。在这部书里,公开了他多年收集、整理的武式太极拳拳谱及有关武式太极拳方面的历史资料。2007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撰写的《杨式太极拳阐秘》,书中详尽地阐述了杨式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并首次公开了一直在杨式太极拳传人内部秘传的《杨禄禅太极拳拳谱》、《杨健侯太极拳拳谱》、《太极点穴秘谱》,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研究太极拳的理论根据。在公开了这三个拳谱后,庞大明的师兄弟们很不理解,甚至埋怨庞大明。庞大明对他的师兄弟们说,要让太极拳得以弘扬,首先是要让人们认识太极拳,了解太极拳,让太极拳爱好者少走弯路。其次,公开一部分拳谱能够更好地弘扬太极拳。
曾经,在社会上一度出现了对太极拳实腿拳架与虚腿拳架的争论。庞大明撰写了《杨式太极拳的练法与教法》、《杨澄甫太极拳系列拳架纵览》、《杨式太极拳虚腿拳架与实腿拳架之异同》等论文和《杨式太极拳阐微》一书,详尽地阐述了虚腿拳架与实腿拳架、缠丝与抽丝说,平息了一场争论。
到目前,他已经撰写并出版了太极拳专著9部,在《武术健身》、《武魂》、《少林与太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弘扬太极,他矢志不渝
庞大明先生身兼数职。作为邯郸市太极拳学会会长,他积极宣传太极文化。2004年,他自费1.8万元创建了《邯郸太极网站》,每年还自费租赁空间及网站维护。
在国家“开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精神指导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在邯郸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社区太极拳辅导站。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副主任,他尽职尽责。他利用自己在太极拳界的影响,积极开展社区太极拳辅导站的建设工作,多次举办太极拳骨干培训班,并组织辅导站会员参加国家级大赛和培训活动。目前,该中心已经设立了社区太极拳辅导站24个,拥有会员人数达2055人,11月份又将新设辅导站20个,将增加会员824名,辅导站会员中,有24人获得了国家级太极拳教练员证书,有8人获得了中国段位制杨式太极拳考评员和中国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指导员证书。4人获得中国段位制四段,1人获得五段。在2013首届中国(泰山)国际传统武术节上,有10名运动员获得金、银、铜牌。2013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被中国武术协会设立为段位制考试点。
今年上年度,研修中心成功举办了2013首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太极拳大赛。10月2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主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广平平固店社区太极拳辅导站承办的四区十四县太极拳邀请大赛在广平县平固店镇中心校举行。大赛分设太极拳、器械、推手等多个项目,有来自四区十四县市的选手341人参加比赛。大赛还邀请了邯郸太极界十几位名家参会。这次大赛是开展太极拳特色社区教育的一次实践活动,也是太极拳进社区工作的一次成果展示。
虽然已经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庞大明先生没有满足于他的成绩,依然保持着他平淡谦和的品格,潜心研究,认真教拳,认真工作,为弘扬太极拳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转载《邯郸日报》2013年11月7日)